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工作要讯 >

“豫哈情融石榴籽 传承奋进向未来”——2025年豫哈青少年少先队主题队会在安阳举行

来源:河南省少工委|发布时间:2025-08-01|浏览次数:172

7月29日,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委、省少工委联合主办,团安阳市委、市教育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少工委和河南省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承办的“豫哈情融石榴籽 传承奋进向未来”2025年豫哈两地青少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九次全国少代会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主题队会在安阳举行。团省委二级巡视员、省少工委常务副主任韩冰,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聂世忠出席活动,主承办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和豫哈两地青少年500余人参加。

此次队会分为“传承红色基因·红旗渠精神永在”“传承中华文脉·甲骨文光耀古今”“传承奋斗精神·石榴籽永结同心”3个环节,通过话剧表演、理论宣讲、互动体验、结对共建等多种形式,促进豫哈少先队员实践交流,共同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教育引领广大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图片

队会伊始,青年沙画艺术家王盼盼通过表演《传承》,将红旗渠的雄壮、甲骨文的古朴跃然屏上,仿佛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吸引着少先队员们屏息凝视,随画面变换发出阵阵惊叹。随后,伴随着庄严的出队旗、唱队歌仪式,主题队会正式拉开帷幕。

图片

林州市世纪学校和哈密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的少先队员联手演绎少年版话剧《红旗渠精神永在》,生动再现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场景,仿佛把大家带回了当年战天斗地的岁月。渠二代张买江、渠三代张学义、渠四代牛思文的访谈宣讲《红旗渠精神代代传》,通过几代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不同年代人们对红旗渠精神的坚守与践行,生动诠释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引导青少年把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植根于心中。

图片

“一片甲骨,折射出文明之光;一方文字,开启了后世璀璨的文化历程”,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红领巾讲解员杜奕帆带来《甲骨文明 文化向往》讲解展示,通过“云游”中国文字博物馆探寻甲骨文里的秘密。殷墟博物馆少先队校外辅导员白婷组织少先队员以肢体组合展示甲骨文的具体构成,通过形象化、具象化的途径,带领队员们沉浸式感受甲骨文明的魅力和奥秘。

图片

巴里坤县西部计划志愿者吴奕霖和安阳市灯塔路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李欣分别以《在西部大地书写青春华章》《幸福的节拍》为题带来联合宣讲,通过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和致第九次全国少代会的贺信精神,分享自己参加西部计划的经历,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脚步,生动展示当代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谆谆教导,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书写青春华章,带领少先队员感受伟大的奋斗精神,激励队员用奋斗来奏响新时代最华美的乐章。

图片

郑州市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和豫哈青少年夏令营营员代表共同呈现的情景剧《“豫哈号”向未来》,以豫哈共建学校援疆教育实践为故事原型,通过“课堂连线”“组织共建”“书信交流”“文化互访”等场景再现,生动展现豫哈教育工作者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彰显“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图片

活动中,还进行了豫哈学校少先队结对仪式,郑州市经开区艺术小学与哈密市第一小学、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与哈密市第十一中、林州市世纪学校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火箭农场第一学校、林州市市直西街学校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一场学校等8个学校少工委完成结对共建,为今后进一步促进豫哈两地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队会在全体合唱《我们为你唱首歌》中顺利结束。

图片

最后,队员们将写着“要像红旗渠建设者一样勇敢”“想和安阳小伙伴一起学甲骨文”的“石榴籽”贴纸贴向主题墙,渐渐拼出一颗饱满的“大石榴”,也标志着豫哈两地青少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携手并肩、阔步前行。

据悉,本次主题队会是2025年豫哈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在豫活动之一。2025年豫哈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由河南省委、省政府主办,河南省援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团河南省委等单位承办。8月底前,1300名各族青少年将分别在豫疆两地结对开展实践交流活动。


Copyright © 河南省少工委 版权所有